1.方法概述:
栅格成本距离分析法以格网为单元,基于路网栅格数据测度成本栅格数据,再计算各栅格单元到源(中心城市)累计耗费距离的区域可达性,再根据可达性,确定栅格归属的中心城市,最终得到城市影响腹地范围。
相对于矢量网络分析法,该方法能比较好的模拟现实。
关于ArcGIS距离分析的基础内容可以参看ArcGIS基础操作介绍系列中的29.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——距离分析这篇文章。
2.数据准备:
- 山东省地级市矢量图;
- 山东省公路网数据。

3.具体操作步骤:
3.1 计算成本栅格
- 选择【系统工具箱→Data Management Tools→投影和变换→要素→投影】工具,对数据进行投影变换。

- 选择【系统工具箱→Conversion Tools→转为栅格→要素转栅格】工具,将
山东省公路网
要素转化为1km×1km的栅格,字段
栏选择公路等级字段RTEG
。
处理后得到的栅格数据仅仅是表示公路等级的栅格,不具备成本意义,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赋值。


- 选择【系统工具箱→Spatial Analyst Tools→重分类→重分类】工具,进行参数设置,得到成本栅格数据。
实际运行速度为:高速——100km/h;国道(一级道路)——75km/h;省道(二级道路)——60km/h;县道(三级道路)——40km/h;其他道路(四级道路)——20km/h;
根据速度计算得到不同级别道路的每公里时间成本:高速——36sec;国道(一级道路)——48sec;省道(二级道路)——60sec;县道(三级道路)——90sec;其他道路(四级道路)——180sec,空白处按照600sec。


3.2 计算可达性
- 选择【系统工具箱→Spatial Analyst Tools→距离分析→成本距离】工具,计算得到距离栅格数据。


- 也可以通过选择【系统工具箱→Spatial Analyst Tools→重分类→重分类】工具,将距离栅格数据进行重分类,以便更加直观的显示。
- 因为此时得到的时间是以秒为单位,可以通过选择【系统工具箱→Spatial Analyst Tools→地图代数→栅格计算器】工具,计算得到以小时为单位的结果。
3.3 基于可达性计算各地级市腹地范围
主要是根据区域范围内各点在累加成本最小的基础上选择最近的源,从而可以分配各源的点集范围。
- 选择系统工具箱→Spatial Analyst Tools→距离分析→成本分配】工具,计算得到分配栅格数据,还可以与各地级市界线进行叠加分析。

